引 子
說真的,要不是中國共產黨召開的那個十一屆三中全會,要不是世紀偉人鄧小平領導十三億中國人民搞改革開放,哪有我今天在這里啰里啰嗦地講這么多故事啊……
開會了!
“國民黨稅多,共產黨會多!
不知什么時候,中國的老百姓一直流傳這么句不知是哪位創作的口頭語,連小孩都知道。
話說公元1978年12月18日,中國共產黨召開了一個舉世聞名的“十一屆三中全會”,向世界宣布改革開放。從此,全國上下層層開會傳達貫徹。一時間,這改革開放,好像就是以開不開會為衡量的標志。
這不,1983年11月23日晚上七點多鐘,中共金陵市金東縣委九名常委一個不落地坐在一起,又在開會了?h委書記朱有才,副書記兼縣長萬慶彪,專職副書記丁山光,還有紀委書記黃清,組織部長鄭樂懷,宣傳部長張琪……他們白天忙于工作與應酬,晚上急沖沖地集中在縣委小會議室開一個專題會。列席的有工交黨委書記王長江,工業局長錢仁德,還有金東縣縣委辦主任劉道宏,政府辦主任潘家宣。
“各位:今晚將大家找來,主要是討論關于金陵金箔廠領導班子事,特別是一把手,至今定不下來,什么事情也不好干,許多重大重要的事都壓在那兒,已經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”?h委書記朱有才一開始便點出今天會議主題,單刀直入:“今晚無論如何也要定下來!希望各位充分發表意見,積極舉薦人選!
沉默,長時間的沉默。
突然遇到這個課題,大家還有點措手不及。研究人事,這是常委們最熱心的話題,也是權力和身份的象征?蛇@金陵金箔廠的班子,原來不屬于常委們討論的范疇,因為這只是工業局所屬的一個集體小廠。在那個年代里,企業的級別與政府系列是平行的,分什么地市級、縣團級、營連級,小小的金陵金箔廠隨便怎么死拉硬套,最多也只能算一個連級單位?h委、縣政府屬縣團級,只管到營級企業。營級以下的企業都由各主管局直接管轄。今天怎么突然研究這個廠的班子事,所以大部分常委沒有這個思想準備。
會議室里煙霧繚繞,白氣騰騰……
“這個廠原先的書記、廠長呢?”許久,終于有人打破了沉默。
“因為無力將金箔廠起死回生,已經調出了!”工業局錢仁德局長悻悻地說。
“我倒不信,全縣70多萬人里,就找不到一個能人去接這個攤子?!”副書記丁山光有點質疑。
“我應當如實向各位領導報告,目前這個金箔廠是我們金東縣工業系統最差、最落后的廠了,也是全縣問題最多的企業。年產值只有170多萬,固定資產只有30多萬元,虧損卻高達近200萬元,已成了一匹道道地地的死馬!我們前后調換了十二任領導,都先后敗下陣來,都沒有好效果,F在只要找到哪位干部一提,將他調金箔廠任職,人人都抖呼呼打退堂鼓,個個都害怕!于是尋找各種理由推辭!惫そ稽h委書記王長江臉上一副束手無策的表情。
在這會議之前,朱書記也曾有過類似的疑問與思考,他曾責成工交黨委、工業局、縣委組織部盡力物色幾名候選人,以供縣委常委選定,誰知,他們共同工作的結果,卻令書記吃了一驚:無人肯去!也沒有合適的人可去!
書記尋求的眼光掃視到哪個,哪個便笑比哭還難看地低下頭。紀委書記黃清見大家這個狀況,索性說:“我看還是書記與縣長商量商量,直接定定算了!我們保證沒意見!”
皮球居然踢到了書記、縣長面前!
會場進入了一個沉思無語的尷尬。
但是,這金陵金箔廠可非同一般,她廠雖小名氣卻很大,產值不高,卻歷史悠久,地位重要。因為他們生產的真金箔,是中國一個特殊行業,他們是真正與黃金打交道的人!全國人數加起來還不到一千人,比國家的院士還少。何況這些金箔廠的藝人們,個個身懷絕技,十八般武藝都能玩得開。他們將銀行國庫取出來的黃金塊子拿回來,經過化條、拍葉、打開子、炕炕、做捻子、打了細、出具、切箔等十二道工序,竟能錘打成一張張十公分見方的薄如蟬翼、輕如鴻毛的金箔。一克黃金可錘打24K金箔半個平方米,錘18K金箔一個多平方米,一兩黃金可覆蓋一畝二分地!這些金箔用途可十分名貴與廣泛:各種古老和現代的高級建筑,以及寺廟佛像貼金,高級工藝品和家具瓷器的貼金,高級中成藥的配方和裹金,金銀線織物原料,都需要金箔。天下聞名的金陵云錦,都是用真金箔先搓成金線,然后再織成云錦。凡貼裹金箔者皆富麗堂皇,金碧輝煌,經久不變色!試想,用黃金打出的這樣高級的用品,一般單位能用嗎?能用得起嗎?所以,凡是使用這樣高級產品的地方,不是有錢的,就是有權的。因此,金箔廠經常會有各方要人光臨,惹得金東縣上上下下歷屆領導誰也不敢輕視這個小廠,因為這個廠許多事往往都會“震驚”到國家最高層。正因為這個緣故,金東縣高層經常會“親切關懷”到這個小金箔廠。否則,哪有今晚這個重要會議呢?
眼前令縣委書記、縣長更為著急的還真有一件“天大”的事呢!原來——198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5周年。歷經文化大革命蕩滌的中國要搞35周年大慶活動,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要登上天安門城樓,并要檢閱“三軍”,為此,國家重要部門要對天安門進行大修,急需40萬張真金箔。前幾天,工業局長錢仁德的辦公室突然來了兩位自稱是北京來的客人。入座以后,遞上一張介紹信,錢局長一看頓時嚇了一跳,只見紅頭文件上的介紹信赫然寫著—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:茲介紹張國祥、劉之明前來商談天安門城樓裝修急需40萬張真金箔事宜,請接洽!落款是國務院機關事務局。紅色大印莊嚴肅穆。上面還有省、市、縣人民政府加簽的大印。
“這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,時間只有3個月!希望你們要高度重視,保證完成任務!”來客的張國祥是國務院機關事務局局長,語氣嚴肅認真。
盡管錢局長當場表態說:“堅決完成任務!請放心!”然而當他一想到金箔廠是那么一個群龍無首、人心渙散、管理混亂的爛攤子,他腳上像踩著軟棉花,心中根本無底,他生怕“吃不了兜著走”,連夜逐級匯報到了金東縣最高層!錢局長很清楚:天安門維修金箔任務再急,也沒有金箔廠的一把手定不下來更急!因為沒有一把手來接這個任務,難道叫我這個局長去接?
family:楷體;font-size:19px;mso-font-kerning:1px;" >可是,金東縣委常委們集體煩來煩去,卻無人推薦出人選來。對于干部的挑選和任命,組織上一貫是“黨的一元化領導”、“黨必須管干部”,其他人又做不了主,也沒有其他方式挑選干部,只能聽縣委的。但縣委書記腦海儲存的企業干部畢竟有限,更何況現在又是推薦干部到最差企業任職,所以包括書記在內的常委們,醞釀了一個多小時,也形成不了一個重點目標來。面對這種情況,朱書記只得點名了。
“萬縣長,你是老工業,還是你來推薦提名吧!”
“我?!”縣長萬慶彪見朱書記點名了,沒有馬上正面應答,他挺了挺背,一張方正的國字臉上,劍眉飛聳、目光如炬?吹酱蠹叶加靡苫蠛推诖难凵裢,他微微地笑了笑。其實,胸有成竹的萬慶彪早就料到朱書記會點他的名,他的腦海里也早就開始定下一個人了。
此人名叫何大福。